2020年全国科普日首日水电学会在武汉大学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2020年全国科普日首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下称:水电学会)联合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下称“湖北学会)和武汉大学一起开展了系列的水电科普活动。9月19日清晨,随着水电学会派出的由分管科普的副秘书长和科普部主任等人组成的2020全国科普日活动组抵达武汉,拉开了2020年全国科普日水电科普系列活动的序幕。
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水电学会以及湖北学会与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的专家学者进行水电科普问题的专题座谈。湖北学会的理事长常晓林、副秘书长赵英林代表湖北学会参加了研讨交流。
水电科普专题座谈由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黄介生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程连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典庆教授等多名武汉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
会上水电学会的专家介绍说:水电行业是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被国际社会误解过的特殊行业,所以,能够消除各种社会误解的水电科普,对行业的正常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行业的学术组织水电学会也一直非常重视水电的科普宣传。每年的全国科普日,或者科技周,水电学会都要根据当年的社会特点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相应的水电科普活动。去年的全国科普日,水电学会派出了首席科普传播专家陈祖煜院士带队到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组织了一场院士进校园的科普论坛,专题探讨”水电开发与扶贫攻坚“。今年,水电学会特地选择了刚刚经历了疫情与洪水双重考验,并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武汉,作为全国科普日水电系列科普活动的主场,与武汉大学一起开展今年的科普活动。
座谈交流中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的水电行业绝对是依靠科创、科普两翼齐飞,才获得圆满成功的典范。我国水电的资源丰富,并具有应用现代科技的后发优势。大量的能够结合当代各项新科技工程实践中的科技创新,使得我国的水电开发建设水平,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我国的三峡;已建成的最高的拱坝(305m)是我国的锦屏一级水电站。我国正在建设的双江口水电站的堆石坝,高度将达到312m,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第一的高坝,刷新所有的世界纪录。要知道建设这些世界之最的水电大坝,需要一系列尖端的工程技术的科技创新来支撑,例如:高坝工程技术、高边坡稳定技术、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长隧洞施工技术、泄洪消能技术,以及高坝抗震技术等等。在水电机组制造方面,不仅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 70 万 kW 的水轮发电机组绝大部分都安装、运行在中国,而且单机容量达到 80 万 kW 和 100 万 kW 的水轮发电机组,也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总之,今天中国的水电无论从规模、效益、成就,还是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水平上,都已经是绝对的世界领先。
然而,我国水电行业所有的这些成功,都绝对离不开水电科普的大力协助。如果没有我们的水电科普宣传不断地回答和解决社会公众的质疑和关切,我国水电行业的舆论环境,恐怕不会比我国的转基因以及PX化工等项目的境遇更好。大家知道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同时也可以说是争议最激烈的工程。例如,今年以来社会上还曾出现过,什么“三峡大坝出现严重变形,具有垮坝危险”,什么“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被宣传夸大,并且在逐年降低”等等不实传言。而事实上,所谓三峡大坝严重变形的传言,是来自谷歌地球上所拍摄的照片合成的失误。其原因是谷歌方面无权获得我国完整、准确的地理信息,所以,在卫星照片的拼接合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形。而所有由我国卫星所拍摄的三峡大坝的照片,均能反映出真实的三峡的大坝现状。关于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我们的宣传,不仅没有丝毫的夸大,反而是留有着充分的余地。例如,我们说三峡防洪库容是221亿立方米。是指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175米。而实际上三峡水库的最高蓄水位可达到180米。也就是说在紧急情况下我们三峡的防洪库容,可以达到270亿立方米之多。不仅如此,由于三峡清水下泄造成的长江下游河道不断的下切,还将持续若干年。这种河道的下切,虽然确实也会产生某些不利的副作用,但也相当于对河道进行了清淤,能够极大提高长江河道的行洪能力。也就是说,由于我们建设了三峡,长江河道的行洪能力不仅已经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将会在今后的若干年内不断的有所提高。总之,只有我们专业人士把这类科学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社会和公众,及时的回应的社会的关切,才是水电科普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次水电科普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开展“水电与未来”的专题科普讲座。下午的科普讲座由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栋梁主持,300余名武大师生在武汉大学礼堂与讲座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
根据今年的全国科普日的“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主题,主讲人水电学会科普部主任杨永江教授,从水电与能源、水电与生态、水电与灾害、水电与文明、水电与未来等几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了我国水电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水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展望了未来水电在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流域生态屏障、防范治理地质灾害、形成水风光清洁能源基地等的新构想、新使命、新作为。为响应中国科协的加强科普宣传的效果,本次科普讲座还通过武汉大学的网站进行了网上直播,在线观看的师生超过千人。来自湖北电视台和湖北日报的记者,也对本次水电科普活动的内容及时进行了电视和文字报道。同时,为配合全国科普日水电科普的宣传,水电学会还在“E小水电”等微信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往往与其水资源开发程度成正比”等一系列水电科普文章。
全国科普日首日的系列水电科普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专家学者还就我国水电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曾经是资深水利水电专家的湖北省科协主席郭生炼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对湖北省科协对水电科普的支持表示感谢。双方商定在继续加强水电科普交流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学术交流积极推动水电的科技创新,让科创和科普一起助力于我国长江的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水电学会)
2020年陕西省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会在西安举办
为了充分发挥全省企业科协在推动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强化企业创新争先人才队伍建设,日前,陕西省科协、陕西省科技厅联合举办2020年陕西省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会。陕西省科协企事业部、陕西省科技厅诚信处、陕西省地建集团科协有关同志和来自全省57家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研发骨干、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小组近200人参加培训。
(来源: 陕西省科协)
西北院9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
日前,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通报表彰“2020年度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西北院共有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是历年来获奖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一年,是西北院科技研发部会同项目组提前策划、创意,相关总工严格把关的结果。
联合申报的“城市河流(茅洲河)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荣获特等奖;牵头申报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岛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变形监测动态基准建立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两项成果荣获一等奖;牵头申报的“城市垃圾能源化综合利用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试验”“青藏高原冰水沉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及建坝应用”“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荣获二等奖;牵头申报的“大中型水库泥沙减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特大型溢洪道巨型弧门及预应力闸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联合申报的“高寒地区富水砂层盾构近接密集建筑群成套关键施工技术”荣获三等奖。获奖成果均在多个项目中进行了推广应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领域核心技术领先优势,逐步打造新业务领域技术比较优势。
近年来,西北院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围绕产业链策划创新链、通过创新链支撑产业链。聚焦业务发展需求,通过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实施,构建技术研发、方法创新、引领示范的全过程创新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整合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和成果整合提炼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成果水平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对提升西北院技术声誉、扩大业内影响、培养高层次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来源: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院)
陕西工人网专题报道水电十五局进入重庆水利市场22周年
近日,陕西工人网集中专题报道中国水电十五局进入重庆水利市场22周年,攻坚克难,建设起一座座优质惠民的水库工程,解决重庆千万群众饮水问题的系列事迹。对有效提升中国水电十五局在川渝地区市场、陕西市场品牌知晓度、美誉度,进一步深耕区域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水电十五局自1998年3月进入重庆水利市场,至今22年,在黔江区先后承建了洞塘水库、城北水库、老窖溪水库和瓦窑堡水库,在渝北区承建观音洞水库,还承建涪陵区的双江水库及巫山县的庙堂水库,一路坚守,一路奋进!
当前,重庆区域市场承建项目先后荣获2013~2014年度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2018年度重庆市水利工程优质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2019年度中国电建优质工程奖等荣誉。
洞塘水库、城北水库、观音洞水库、老窖溪水库已投入运行,均成为所在区域城镇及农村居民主要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对充实当地旅游资源,加快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瓦窑堡水库主体工程已完工,双江水库和庙堂水库建设步伐正在有序推进。
陕西工人网专题报道链接:http://www.sxworker.com/s/zgsdswjzt/
(来源:中国水电十五局)
水电三局一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日前,依托象鼻岭水电站开展的《自愈型防渗外加剂研制及工程应用》科研项目通过集团公司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科研成果是一套用于碾压混凝土大坝内掺外加剂形成的防渗结构,具有经济性高、耐久性好、渗透通道可自愈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碾压混凝土防渗难题,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专利3项,并参与制定了国家建筑防水工程标准设计和中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该项科研课题于2017年立项、2020年6月通过验收,由水电三局牵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潍坊百汇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具体实施工作由第二分局主导、勘测设计研究院配合。
科研小组全方位深入分析、反复试验,得到了不同掺量、不同掺加方式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物理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掺量和掺加工艺,开发了碾压混凝土大坝新型防渗结构及整套施工工艺,在集团公司6月份召开的《自愈型防渗外加剂研制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验收及鉴定视频会上,由清华大学、河海大学、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委员会,对课题进行验收鉴定,会议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象鼻岭水电站大坝已安全运行3年,此外,该项科研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山东潍坊泰晤士小镇、青岛地铁等工程,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来源:水电三局)
西安理工大学水院教师自拍自导带学生“云”实习
日前,疫情防控期间,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学校“延期开学不延期开课,在线授课不停教停学”的政策方针,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线上实践教学工作小组,积极统筹本学期的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工作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全院教师出谋献策,和衷共济,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院长郭鹏程多次召集带队教师商讨实习方案,并带领指导教师一行前往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进行实习实践基地挂牌,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各系所主任及实验室老师团结一心,自拍自演,仔细讲解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将精心拍摄编辑好的几十个视频播放给同学们看;司政教授及多位老师多次联系李仪祉纪念馆工作人员,安排专业讲解员现场直播,600余名学生分三批在线云游;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李家河水库VR,大藤峡水利工程航拍视频、翠华山直播、名企董事长云讲堂……水电学院全体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借助线上讲座+线上直播+视频讲解+图文资料+网上资源+在线互动+专家报告+虚拟仿真等多种线上实践教学形式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参与本次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11个实习队的673名学生,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等6个专业。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省水电设计院科研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日前,由省水电设计院主持,联合中电建西北院及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水库滑坡稳定性与安全防控措施研究及工程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成果以西安市引水工程黑河金盆水库、黄河龙羊峡水电站等大型水库滑坡为依托,结合多个工程实际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和行业领先技术,成功解决了水库滑坡模式分类、破坏机理、消落带涨落滑坡体浸润线的变化规律、水库滑坡灾变早期识别与过程分析、三维模型滑坡稳定分析、变形监测新技术、水库滑坡安全防控措施等技术性难题,保证了多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安全。同时依托该研究成果,制定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地质灾害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8部,获得知识产权14件,获得省级工法3件,出版科技专著3部、行业手册2部。以上成果的取得,提升了水库滑坡理论研究水平,对促进行业和科技进步、经济效益提升将发挥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