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7期 ( 总第165期 )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学会秘书处     作者:       分享到:

重磅!中国科协发布2020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抓住科技创新突破口,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经过网络初评投票、复审评议和终审评议,815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 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科学问题和10个对技术和产业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难题。

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

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

引力波将如何揭示宇宙奥秘?

地球物质是如何演化与循环的?

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子?

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

如何建立虚拟孪生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开展示范应用?

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

如何开发新型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与新技术?

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为何成为空天技术新焦点?

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何防范重大电磁威胁?

硅光技术能否促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的融合?

如何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缺陷在线检测难题?

无人车如何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导航?

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生产中实现“大规模”“低能耗”“高稳定性”三者的统一?

如何突破进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术?

如何突破光刻技术难题?

在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不断提出、判别科技重大问题及其优先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协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研判趋势、识别重大问题,找准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学问题。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及学会联合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征集活动并向公众发布,三年共评选、发布了100个难题。2020年的征集发布活动共征集到103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提交的490个问题难题,1.88万余名院士、专家、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

据悉,中国科协将以重大问题发布强化学术引领,承担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使命,坚持尊重科学家对科学前沿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重视发挥跨界学术交流孕育创新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中国科协引导、全国学会主导、知名科学家领衔、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联合国际科技组织支持”的科技重大问题凝练机制。

(来源:中国水电学会)

 

我国第四大水电站创造多项世界之最

 

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近日通过第三阶段蓄水至965米验收,该电站8月中旬将蓄水至水位958米,8月下旬蓄水至水位965米。这个巨型水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成为我国水电站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工程。

“最薄”特高拱坝兼顾经济安全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和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交界,在陡峭的峡谷中,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大坝稳稳“镶嵌”在两岸峭壁之间。

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杨宗立介绍,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梯级电站的第一级,201512月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200亿元。该电站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和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工程。

629日,乌东德水电站首批两台机组顺利投产发电。711日和13日,乌东德水电站第三台、第四台机组投产发电。水电站全部12台机组计划于20217月前全部建成投产。

据介绍,乌东德大坝坝顶海拔高程为988米,最大坝高达270米,坝顶弧长326.95米,坝底厚度51.41米。拱坝的厚薄通常以坝底厚度和最大坝高之比,即厚高比来衡量。乌东德水电站大坝的厚高比为0.19,是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

大坝挡水形成的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75米,对应库容58.63亿立方米。薄薄的拱坝需要挡住库水水体形成的809万吨推力,这给设计和建设都带来严峻考验。

拱坝通过向上游方向突出而呈拱形,将水的推力转为对两侧河岸的压力。乌东德大坝不但在水平方向上弯曲,垂直方向上也是弯曲的,这样的坝型被称为双曲拱坝,可以大幅减少建材耗费。为了应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工程师们提出“静力设计、动力调整”的设计思想,在不考虑地震可能的静力条件下选出基本体形,再根据地震动力条件开展优化。最终混凝土量仅增加3.1%,大坝设计地震最大拉应力降低达32%,有效兼顾了经济和安全。

打破大体积混凝土“无坝不裂”魔咒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坝。建造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原创性的新技术,其中包括全生命周期应用大坝智能建造系统,实现了“在线采集、后台处理、智能操作、预警控制”的智能生产管控,展示了中国筑坝技术智能建造的最高水准。

对大坝建设而言,预防裂缝是重中之重。裂缝不但会破坏大坝结构,严重时还可能会漏水甚至导致大坝溃决。越薄的大坝,裂缝潜在危害就越大。混凝土在浇筑硬化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不同位置温度不同,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就很容易形成裂缝。加之乌东德水电站所在的干热河谷大风频繁、日照强烈,混凝土温控防裂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解决混凝土温控防裂这一世界级难题,乌东德大坝采用了低热水泥。低热水泥发热量低,能显著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有效防止大坝温度裂缝发生。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来建设300米级特高拱坝。通过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实现混凝土施工过程管控智能化,有效防止裂缝产生,确保大坝混凝土施工优质高效。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建设代表着中国筑坝技术的先进水平,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开创世界先河,智能通水、智能灌浆、智能喷雾等一批自主创新的智能化成果实施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特高拱坝优质高效均衡快速上升,实现了大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建设和全生命期价值创造的目标。”乌东德工程建设部技术部工程师刘科介绍。

2017316日开工浇筑,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历时3年零3个月,浇筑总量270余万立方米,创下单个坝段年上升高度122米的行业最高纪录,未出现一条裂缝,打破了过去大体积混凝土“无坝不裂”的魔咒。

30层楼高主厂房破世界纪录

为了容纳水电站主要发电设备——水轮发电机组,施工人员在山体中开挖了长333米、宽32.5米、高89.8米的巨大主厂房。光是高度就相当于近30层的高楼,这一高度打破了地下电站主厂房开挖高度的世界纪录。

乌东德水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航运等综合效益。作为“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水电站共安装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

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介绍,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85万千瓦,这是全球首例,仅次于正在建设中的白鹤滩水电站的100万千瓦。理论上,如果满负荷运行,一台机组就能满足大约1000万居民的生活用电所需。乌东德水电站平均年发电量预计为389.1亿千瓦时,差不多相当于北京全社会年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相当于24.4个年产50万吨的中型煤矿的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0.4万吨,相当于种植8.5万公顷的阔叶林。

乌东德水电站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后,将成为南方电网供电范围内调管的最大水电站,产生的巨大电流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来源: 中国水电学会)

 

中国电建跃居世界500强第157

 

北京时间810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电建排名再创新高,位列榜单第157位,较去年排名前进了4位。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是全球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今年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国大陆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中国电建集团重组成立八年多来,连续坐稳《财富》世界500强交椅,排名稳中有进、连创新高,实现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从全球化视角反映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在近期ENR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排名中,中国电建排名跃升至第一,成为全球最大设计企业。这也是该榜单自公布以来,首次由中国企业摘得榜首。

2019年,中国电建紧跟国家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调结构开拓市场,着力转方式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一体化核心优势,形成了以水利、电力建设为核心,涉及智慧城市、水环境治理、轨道交通、市政、房建等领域综合发展的“大土木、大建筑”多元化市场格局,主要经营指标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客观条件下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力建设设计商和承包商,中国电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高端切入、规划先行,技术先进、质量优良,风险可控、效益保障,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全球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加强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对标,搭建全球市场营销体系,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产业合作和国际竞争,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企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电建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突破混凝土质量波动技术瓶颈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申报的“一种含细骨料含水率自动监测的搅拌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标志着双江口水电项目在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技术创新。工程施工应用的混凝土为拌合料,传统模式为人工控制拌和。受人员技术、经验及骨料拌合料成份等因素影响,混凝土易产生质量波动。双江口公司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解决刚生产的成品细骨料因环境影响、集中堆放含水率发生较大波动导致混凝土质量波动问题。经过持续调研,该公司技术人员了解到工程使用的成品细骨料含水率高达10%,但在堆放过程中水分沉积,易造成受检骨料含水率不稳定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制投运了一种骨料含水率自动监测装置。“一种含细骨料含水率自动监测的搅拌装置”不仅能提前计算出骨料进入搅拌机前所需用水量和骨料用量,而且还能对待检测骨料进行振动筛分和刮平处理,精确控制,有效减少人工参与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将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有效保障了施工质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

 

陕西日报:上半年陕西水利投资同比增长5.97%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上半年以来,陕西省水利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稳中有进,完成水利投资138.33亿元,同比增长5.97%,落实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列全国第九位。

今年以来,陕西省水利部门把落实涉水事项与“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协同并进。在夯实水灾害防御基础方面,我省共修复了162处重点水毁工程,成功应对6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有效防御省境内26条河流31站洪峰60次。联合调度石头河水库、金盆水库等5座大型水库拦洪错峰蓄水增加5.78亿立方米,抗旱保灌面积1270万亩。

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我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水价水费可持续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投资10.36亿元,建成工程2079处,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59.43万人(贫困人口2811012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建设任务依现行标准进展顺利。

在工程建设方面,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累计完成秦岭主洞开挖94.5千米,占比96.13%;三河口水库初期下闸蓄水运行,黄金峡水库左坝基坑开挖、右坝混凝土浇筑; 715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争取中央投资补助36亿元。东庄水库导流洞贯通、交通道路加紧实施提速。渭河条例修订草案正式提交,渭河生态区滩区整治及水生态修复2.76万亩。汉丹江、延河、无定河等河湖综合治理面貌改观。

(来源:陕西日报)

 

西北院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日前,西北院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是西北院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取得的首项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污染场地原地异位固化稳定化一体化修复设备”(发明人:王梦珂、张振师、沈锋、李玉进)。2019731日,在发明人完成相关报审资料的基础上,西北院联合西安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202051日审查通过并授予专利权。

本实用新型异位固化稳定化一体化修复设备,包含传输带、高频振动筛、固态修复剂储存室、液体药剂箱、一次搅拌箱、水箱及第一高压喷头、二次搅拌箱、运出通道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备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且便于混合土壤的后期养护;(2)满足了液态修复、固态修复、复合修复方式的不同修复剂添加方式,满足不同修复方法的要求;(3)保证修复剂与土壤的完全混合均匀,提高固化稳定化的修复效率,搅拌方式多样,提高了搅拌均匀度;(4)能够确保混合后的土壤含水率达到养护水平,再次确保固化稳定化的修复效率,避免了后期混合土壤的再一次控水,简化了步骤,节省了时间,含水量的控制精准度高。

该项专利的获得,实现了西北院在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知识产权方面的从无到有,对于土壤污染修复核心技术设备竞争力的持续打造、市场业务拓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西北院)

 

西北院参加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院士论坛

 

日前,由省发改委主办的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院士论坛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黄河办主任张晓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王光谦,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王双明出席开幕式。西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元庆,副总经理高徐军,有关副总工、相关生产技术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梁桂指出,陕西省黄河流域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功能突出、资源禀赋优越,是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做好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治理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重要。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努力开创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4月起,西北院与西安理工大学联合编制“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此为契机共同承办本论坛第二分论坛——“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分论坛”。高徐军在“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分论坛”上作题为“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实施路径思考”的专题汇报。辛乾龙在“宜居黄河与地质安全分论坛”作题为“创新驱动发展视角下的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探索”的专题汇报。汇报得到与会嘉宾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认为西北院结合具体经验和案例提出的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和可实施性。

本次论坛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为主题,围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水安全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和弘扬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等内容,共同探讨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论坛设主论坛和“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黄河流域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黄河流域地质灾害成灾防控”“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五个分论坛。(来源:西北院)


西北院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近日,西北院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是西北院数字化工程海绵城市业务领域取得的首项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是“一种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监测系统”(发明人:杨党锋、苏锋、贾新会、陈惠、刘晓东、王洁瑜、黄勇(02355))。20191203日,在发明人完成相关报审资料的基础上,西北院联合中国电建路桥集团西北分公司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于2020811日审查通过并授予专利权。

该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一种新的监测系统,具体包括排水分区、河道水系、市政排水管道、地块所对应的监测点的在线监测仪器,主要用于感测所对应的监测点的液位、流量、水质等多项指标,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监控。该监测系统不仅有利于感测相关空间位置和相互间空间关系,而且有利于后期相关数据的可视化表征。

该专利的获取,实现了西北院在海绵城市数字化工程领域知识产权方面的从无到有,对于水环境数字化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打造、市场业务拓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西北院)

 

水电三局召开2020年年中总工工作会暨科技评审会议

 

日前,水电三局在总部组织召开2020年年中总工工作会暨科技评审会议,全面总结上半年质量、技术、科技及测量等工作,贯彻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为全面完成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水电三局咨询王鹏禹、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副总工程师及各二级单位总工程师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司技术总监兼工程科技部主任李东锋主持。

王鹏禹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科技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质量、技术、科技和测量等方面向大会作上半年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0年上半年水电三局在质量、技术、科技、测量等方面的工作。王鹏禹指出,水电三局正经历转型升级的考验、国际项目疫情的影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他要求各单位: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二是要做好年度滚动施组评审、重大专项方案审核、重视技术总结及交流;三是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研究过程控制、开展科技进步奖励工作;四是加大重点监控项目测量工作跟踪服务、提升测量人员技术水平、确保公司测量资质顺利通过审核。

会上,各二级单位对本单位上半年工作情况作汇报,与会专家结合各单位汇报情况,就水电三局质量、技术、科技等工作情况进行研究、讨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对2019年度公司优秀科技论文、2020年滚动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评出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4篇、优秀奖20篇;评出滚动施工组织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5项。

最后,工程科技部对新印发的《公司工程创优管理办法》进行宣贯,对重点项目创优计划进行安排部署,为下一步工程创优打好基础。

 (来源: 水电三局)

 

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教授团队成果被媒体重点报道

 

近期,著名微信平台《能源学人》报道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教授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双金属氧化物包覆改性三元正极材料的优越性。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但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LiNi0.8Mn0.1Co0.1O2NCM811)因其高的比容量(~200 mAh/g)和工作电压(~3.8V)成为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最为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也是目前电池企业重点布局的正极材料。然而依然存在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需要通过额外的改性手段以获得更好的循环寿命。最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包覆因其性质单一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寻找性质更优异、功能更多样的包覆层。

近日,李喜飞教授课题组等人利用溶剂热法辅以添加剂实现单金属氧化物和双金属氧化物对NCM811的包覆改性。通过XRDTEMXPS等表征验证包覆层的可控制备,电化学测试和理论计算阐述双金属氧化物兼具了各单金属氧化物的优异物理性质,协同改善NCM811的性能,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原始的57%提升至91%。相关结果以“Surface Engineering of LiNi0.8Mn0.1Co0.1O2 Towards Boosting Lithium Storage: Bimetallic Oxides versus Monometallic Oxid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no Energy上。第一作者为李喜飞教授指导的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全。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水电十五局梁向峰检查调研西安片区三个项目


日前,水电十五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向峰冒着酷暑,实地检查了水电十五局西安片区由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易俗文化街区、莲湖区老旧小区改造和第一学校三个项目。

在施工现场,梁向峰实地查看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履约情况,并和项目部的同志深入交谈。梁向峰指出,这三个项目的履约总体进展顺利,各方面工作值得肯定。当前我们一定要把困难和问题预想的更加充分,以永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提升资源整合和现场管理能力,精心组织,确保按期实现业主的建设目标。

在谈到高质量持续转型提升时,梁向峰指出,项目经理和管理团队要有经营的头脑和意识,做到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位一体、全方位协调推进。当前,要把分包指导价和设备物资集中采购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要提高站位,着眼长远,做工作的“急先锋”、“排头兵”。

水电十五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鹏,市场营销中心、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参加检查调研,并就分包等有关工作进行指导。

(来源:水电十五局)

 

“陕西水文历史展”荣获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十大展览精品奖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举办第一届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陕西水利博物馆推荐参评的“陕西水文历史展”获十大展览精品奖。

陕西水利博物馆推荐参评的陕西水文历史展,紧扣陕西水文特征,以时间为轴线,通过序厅、古代水文、近代水文、现代水文四个展区,采用平面展板、历史文物史料、沙盘模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声光电技术等,充分展示了陕西水文发展历程和水文知识。同时通过人机对话,实现基层水文站点监测数据实时查询和图像实时传输。

陕西水利博物馆自20198月接到参赛通知,立即成立专班积极备战,梳理研究水文资料,精心准备汇报材料和录制视频,对选拔的汇报形象大使进行讲解专题培训,参评的水文历史展得到评委们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策展理念新、选题立意明、制作水平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行业特色。

 (来源: 陕西省水利厅)

 

陕西安康水电厂上半年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截止71224:00时,陕西安康水电厂年累计发电量12.62亿千瓦时,上半年发电量10.7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2.4%,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康水电厂自今年224日复工以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按下复工快进键,顺利完成建厂以来工期最长、规模最大的1号机组A修及改造项目,大幅拓宽机组稳定性、发电能力以及节能环保发面有显著提高。全面加强春检春查工作,安全高效完成3台机组C修、安全生产月活动、防汛应急演练、治理隐患38项,组织机组黑启动应急演练6次。全力以赴确保防疫、发电两不误,圆满完成五一、端午龙舟赛等生态调水任务5次,结合水库来水及天气变化,提前预判、科学合理制定水库运用计划,成功应对“6.17”入汛以来首次强降雨过程,确保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截至713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616天。

下一步,安康水电厂将严格发电量目标管理,优化机组经济运行方式,积极平衡电网调峰、调频、事故备用和汉江生态基流需求,实现防汛、发电、生态多赢,为支撑电网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安康水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