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陕西省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研讨会暨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第35次联系网会议在西安召开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学会秘书处     作者:丁欢       分享到:

9月5日,由我学会、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联系网主办,学会地质勘测专委会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新能源学会联合体等单位承办的“第一届陕西省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研讨会暨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第35次联系网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天津、甘肃、宁夏、河南、河北青海、陕西等省)水电学会的领导及代表,陕西省内相关领域的有关院士、大师、专家学者、科研院校师生技术人员110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出席并作大会主旨报告,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郑声安,陕西省水力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建集团西北院总工程师周恒出席会议并致辞,陕西省水力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地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建集团西北院地质勘测工程院院长李树武主持开幕式。

图片1.png

李肇娥表示,在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团结凝聚全省水电与新能源行业科技工作者,着力推动水电及新能源事业蓬勃健康发展,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次会议作为省科协2024年重点立项支持的学术活动,为陕西加强省内外科技交流和成果推广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平台,对于陕西工程领域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与会代表聚焦会议主题,广泛交流、深入切磋,碰撞创新火花、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动能。

图片2.png

郑声安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相关要求进行了解读,介绍我国水电及抽蓄电站发展的总体情况,指出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水电和新能源面临的新发展战略机遇期。他强调北方省(区、市)水力发电学会联系网自成立以来,在中国水电学会的支持与指导下,依靠联系网成员学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了良好地省际学会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工作交流、水电与新能源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相信此次联系网工作会议将进一步加深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与协同合作,带动水电与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3.png

周恒简要介绍学会和中国电建集团西北院的有关情况。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能源发展与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举措,学会工作落实科技创新提出的四个面向要求,助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调整优化。指出地质勘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和基础性工作,对于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及安全运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他强调,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汇聚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地质勘测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推动陕西省地质勘测科技水平的提升。

图片4.png

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徐张建、孟祥连,学会地勘专委会主任委员巨广宏分别以《地球各类圈层结构、作用与灾害效应》《黄土地区高填方地基变形特征与工程应对措施》《长大深埋隧道高温热害成因机理与防控技术》《西北地区活动断裂及其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影响》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下午,8位工程地质领域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黄土工程、古遗址保护、地基基础、智能设计、煤炭勘察、土力学试验、地下洞室工程、遥感技术等方向,作会议专题报告。

期间学会秘书长熊登峪主持召开了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第35次联系网工作会。会上,联系网各成员学会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学会的工作情况及主要经验,内容涵盖学术活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宣传、政策咨询等多方面,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联系网工作机制进行深入地座谈讨论。最后,郑声安作指导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联系网活动取得的成效,介绍了中国水电学会的最新情况及改革举措,对与会的有关学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及说明,并要求各学会紧紧围绕新时期学会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会员单位及科技创新,为水电与新能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png

本次研讨会前,学会地勘专委会委托《西北水电》期刊征集学术论文42篇,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最终优中选优发表24篇,专门出版了论文专刊。学术成果涵盖了工程测量、工程岩土特性、岩土边坡、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勘察等多方面。期刊从内容涵盖、编排设计、文章质量等方面精心策划出版,受到参会人员赞誉。

本次会议对加强陕西省工程地质领域技术交流和成果推广,促进工程勘测技术进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增进北方省(区、市)水电学会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和支撑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努力搭建工程建设行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为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